集團總部主會場
3月24日,龍佰集團以現場和視頻形式召開2022年度科技人才發展大會。主會場設在總部報告廳,攀枝花基地、云南基地、德陽公司、襄陽公司、甘肅基地及東鋯總部、東方鈧業、上海等地設分會場。集團總裁助理級以上高層管理人員、各基地生產經營班子成員、各部室負責人、管理骨干及科技、工程技術人員以及受表彰的科技標兵、龍佰工匠、龍佰能手代表參加會議。會議由集團總裁助理張玉榮主持。
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集團獨立董事邱冠周通過視頻形式致辭。他充分肯定龍佰作為行業龍頭在科研創新領域取得的成績,向一直奮戰在科技研發工作一線的所有科技人才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慰問,并從國家層面強調科技、創新的作用和地位,對科技工作者提出新要求和新希望。
和奔流作講話
總裁和奔流分析形勢,肯定企業取得的經營業績和科技創新成果,強調指出:在市場不利形勢下能夠實現盈利,是體現企業實力的最有力證明,高質量低成本,是龍佰持續打造的競爭優勢。企業的高質量發展,靠的是科技創新,靠的是廣大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會上,他提出如下三點指導意見:
第一,充分肯定成果,堅定科技創新引領發展信心。過去一年,集團科技平臺建設、科技成果轉化、科技引領發展等方面均取得新成效。牽頭組建河南省鈦基新材料產業研究院、河南省鈦材料產業創新中心,“低品質鈦精礦的大型沸騰氯化工藝及三廢資源化處理技術”、“超微細粒級鈦鐵礦全流程源頭高效回收關鍵技術開發”等科技成果達國際先進和領先水平。
第二,充分認識新形勢,切實增強科技創新工作的緊迫感。一是進入后疫情時代,新形勢為科技創新提出了新挑戰,包括來自市場、內部各單位的對標管理及領導提出的新要求。同時,需要進一步優化產業生態,并促進發展。二是科技創新是加快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企業在持續鞏固鈦行業優勢的同時,要加快鋰電材料、鈦金屬材料的發展步伐,持續延鏈、補鏈,開展產業鏈多元化探索和創新實踐,形成經驗后迅速向全國各大基地推廣。這一切,最根本的是要靠創新的力量,用創新驅動傳統產業和新能源產業發展,用技術力量開辟新賽道。
第三,主動適應新形勢,抓重點,破難題,全面提升企業競爭力。2023年,是經濟恢復發展的關鍵期,是龍佰實現“彎道超車”的關鍵期。集團要堅定不移重視科研、創新、人才。一是突出科技成果轉化。二是夯實創新基礎,引進實用人才,吸引頂級人才。三是讓人才留得住、用得活、干得好,為青年干部提供良好發展機遇和平臺,實現干部隊伍年輕化。
吳彭森作2022年度人才發展報告
會上,集團常務副總裁吳彭森作了題為《堅持以人為本,強化人才強企》的2022年度人才發展報告。從集團人員結構情況、人才發展計劃執行標準、人才引進、技能職稱、學歷提升、人均勞效、培訓培養等方面深入分析,同時,明確提出2023年人才引進和培養目標等年度人才發展計劃,全面部署集團人才發展大計。未來,集團將堅持人才為本理念,創新推進“育引用留”,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實施人才培養工程,統籌科技、產業、人才等項目資金一體化布局,充分發揮焦作新材料職業學院、龍佰管理學院、龍佰研究院育才作用,在全面推進集團各領域人才隊伍建設的基礎上,加快培育創新型科技人才、領軍型企業人才、技能型產業人才,為打造“卓越、全球、百年”龍佰努力奮斗。
陳建立作2022年度科技工作報告
會上,集團研發副總裁陳建立作了以《新目標,新征程,協同創新,敢想敢拼》為主題的2022年度科技工作報告。報告以圖表和數據說話,從戰略項目與重大項目建設、技術創新攻關活動、質量管控與提升、雙碳與可持續發展、知識產權與對外政策申報、平臺建設與技術合作等方面系統總結集團2022年科技工作開展情況,結合國家和集團戰略發展,明確2023年科技工作的思路和重心任務,并提出關于奮斗、實干的“四千精神”及“坐在辦公室碰到的都是問題,深入基層看到的全是辦法”等奮斗寄語和廣大科技工作者共勉,鼓舞人心。
張海濤宣讀表彰文件
集團領導為獲獎代表頒獎
見證科技工作者的高光時刻
會上,集團董事會秘書、人事行政總監張海濤宣讀《關于表彰2022年度工程項目獎、技術創新獎及科技標兵的決定》《關于表彰2022年度龍佰工匠、龍佰能手的決定》和《關于表彰2022年度優秀創新工作室的決定》《關于表彰2022年度質量先進單位的決定》《關于表彰2022年度員工成長推進獎的決定》,和奔流、張剛、申慶飛、吳彭森等集團領導頒獎。
代表發言
龍佰工匠、科技標兵及創新項目、優秀創新工作室、質量先進單位、員工成長推進獎代表依次作了典型發言。
與會代表參觀公司特色項目情況
24日上午,與會人員還參觀了集團新能源產業項目及焦作新材料職業學院等特色項目,見證驚人的龍佰發展速度和集團出色的高質量發展成果。